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行业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商信息> 冶金原料> 炉料> 行业动态> 生铁

“新基建”将引领钢铁行业稳增长

2020-5-26 9:15:02来源:网络作者:
  • 导读:
  • 新冠疫情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各个行业的产销节奏与秩序被打乱,钢铁行业同样不能独善其身。但是正所谓“危中有机”,新形势孕育不同的挑战与机遇,一些行业和企业也在此次疫情中获益颇丰。聚焦企业复产的关键领域、产业发展的痛点堵点、区域经济的发展瓶颈,《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进行
  • 关键字:
  • 新基建 钢铁行业 稳增长

新冠疫情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各个行业的产销节奏与秩序被打乱,钢铁行业同样不能独善其身。但是正所谓“危中有机”,新形势孕育不同的挑战与机遇,一些行业和企业也在此次疫情中获益颇丰。聚焦企业复产的关键领域、产业发展的痛点堵点、区域经济的发展瓶颈,《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进行了详细调研。
  复工复产:抗击疫情构筑“钢铁长城”
  “您好,请配合测一下体温。” 已是深夜11点半,在河钢集团邯钢公司第一服务区的体温检测监控点工作人员,依然认真坚持,对来更衣洗浴的职工进行体温测量。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像这样的监控点,河钢邯钢在公司及各厂区设置了上百个,24小时严防死守,进厂人员100%体温监测,覆盖到每一个角落、每一名职工。只有取得疫情防控工作的彻底胜利,才能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稳定进行。
  自2月10日全面复工以来,河钢集团疫情防控始终保持“战时状态”,按照“纵向覆盖全体职工, 横向涵盖所有部室、车间”的标准,搭建起“公司领导包保单位、中层领导包保产线、科工段长班组长包保产线职工”的“层层包保、严密防控”的“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以党小组和基层班组为最小排查单位,全面排查监测10万名员工的健康状况,每日监测排查坚持不漏1人,复工上岗有规章,“八小时”外有纪律,从炉前到轧机、从矿山到海港、从国内到海外,从10.5万名在岗职工到9.1万名离退休职工,措施全覆盖,防疫无死角。
  “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 河钢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积极成果,处于可防可控的状态,生产经营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下一步,河钢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慎终如始,始终以国有企业的责任与担当,在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中体现河钢担当,展示河钢形象。”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集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于勇强调。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口罩成为紧缺物资,不少国内企业上马生产。而生产口罩机,需要专用模具钢。3月4日,鞍钢集团攀长特公司接到第一批口罩机专用模具钢合同,该批合同有扁钢和圆钢3个钢种近10个规格,共计200余吨。
  200吨合同量并不大,但生产难度极大。“用户对模具钢的内在质量、外表抛光、钢的纯净度等提出了严格要求。”鞍钢集团攀长特公司轧钢厂扁钢作业区作业长练仕均说,他们采用生产高端模具钢的模式,单独排产,闭环管控,强化坯料验收,严格执行内控要求,监督外围加工质量,杜绝不合格产品出厂。全程安排技术人员盯守,及时解决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确保口罩机专用模具钢高质量下线。从接到口罩机专用模具钢订单到兑现订单仅用9天,赢得客户的赞誉。该公司生产的口罩、护目镜、防护服专用模具钢正源源不断地满足客户需求。
  据《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了解,首钢集团作为跨国、跨地区经营的大型国企,点多、面广、战线长,而且总部位于北京,疫情防控难度大、责任重。该集团做到疫情防控和经营生产建设“两手抓、两不误”,推动重点工程有序复工,努力实现集团全年各项任务目标,钢铁板块一季度积极应对、全力化解疫情冲击带来的不利影响, 实现生产经营良好开局。
  从1月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来到防城港市,先后考察了柳钢防城港钢铁基地、广西生态铝项目、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到3月30日,江苏省省长吴政隆在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等地实地调研,再到4月14日,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来到娄底市华菱涟钢等单位调研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春耕生产、基层建设等工作。据《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统计,在疫情防控期间,15位省委书记、省长走访近20家钢铁企业。正如杜家毫所说,“疫情既带来了挑战, 也带来了机遇,关键要善于危中寻机、化危为机。”
  认清形势:中国钢铁行业受疫情影响颇深
  “钢铁行业产业链条长、关联产业范围广,全球化程度高,与世界经济发展呈密切正相关趋势。在疫情席卷全球之际,行业整体必然受到波及。中国钢铁行业是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具有完善的产业体系,同时又是全球钢铁供应链的枢纽。目前全球疫情形势仍在不断升级,我国面临境外输入病例的压力,给中国钢铁行业带来诸多现实的挑战。”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兼总工程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节能协会副理事长李新创分析认为。
  国内钢材需求方面,疫情对钢铁下游行业及其钢材消费具有重要影响,不同行业受影响程度也有差异。受疫情影响,中国钢材消费量将下降,尤其是一季度建筑、机械、汽车、造船等行业消费明显下降。随着疫情在国内得到有效控制,各行业复工复产稳步推进,钢材消费将快速释放,但随着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对中国经济恢复发展也将产生一定影响。综合考虑,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预计,2020年我国钢材消费量约为8.5亿吨,同比下降约5.0%。
  国外钢材需求方面,美国、意大利、德国、伊朗、韩国、日本等六国是钢材消费大国,从历年消费来看,六国钢材消费总量占全球除中国外的钢材消费总量的35%。综合来看,此次疫情短期必定对全球钢铁需求造成较大影响,最终受疫情影响程度仍取决于疫情持续时间。疫情结束后,各国多会采取措施恢复经济发展,拉动钢材消费增长。初步判断,2020年全球钢材消费将下降至16.0亿吨,同比下降约9.1%;其中,除中国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钢材消费量将降至7.5亿吨, 同比下降13.3%。如果海外疫情进一步失控,影响面继续扩大,全球钢材需求仍将会下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主席团主席、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干勇指出,中国钢铁行业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运行平稳, 但也出现了平均价格水平下降、经济效益下滑等问题。2020年以来, 在元旦、春节两个假期,特别是受疫情影响,中国钢铁行业生产总体稳定,但物流受限、回款困难等, 出现了产品库存大幅增加、钢材价格下跌、原料价格上涨等局面。具体表现为:国内钢材价格下降,铁矿石价格呈上升走势;原燃材料采购成本小幅上升,制造成本略有下降;收入降幅大于成本降幅,实现利润环比下降;企业资金占用增加,负债率有所上升。
  干勇认为,疫情期间,中国钢铁行业遭受到的冲击,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库存高企,成本上升, 资金承压,效益堪忧。具体表现为:钢材库存大幅上升,市场和资金压力较大;物流运输不畅,运输成本上升;下游有效需求下降,合同组织难度加大;环保压力大,工程项目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态;销售出口订单大幅下降;资金压力加大,资金保障任务艰巨。另外,在供需错配、库存积压、销售回款不畅、成本上升但钢材价格下降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企业资金面比较紧张,流动资金基本沉淀在钢材库存当中。
  受疫情影响,下游的需求受到抑制,累库的窗口期被拉长,但预计需求只是被推迟,并不会消失,同时近期多地复产节奏有所加快。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研究成果显示:乐观情景下,若将全国粗钢库存控制至历史峰值水平(2014年2月钢材统计库存量3223万吨,估算全国粗钢库存量5220万吨);若减产10%的话,需要消化库存至5月下旬,约需95天;若减产20%的话,需要消化库存至5月上旬,约需72天; 若减产30%的话,需要消化库存至4 月下旬,约需60天。在中性情景和悲观情景下,消化钢材库存的时间将更长。因此,减产迫在眉睫。
  李新创认为,此次疫情钢铁供需严重失衡,钢铁产量创新高, 1-2月全国生铁、粗钢分别为1.32 亿吨、1.55亿吨,同比分别增长3.06%、3.07%,1-3月机械设备、家电、汽车等重点用钢产业需求量全面下降,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预测2020年中国钢材消耗量约为8.5 亿吨,同比下降5.0%以上,国际钢铁出口萎缩,钢铁库存居高不下, 近年全球铁矿石供应量基本高于同年需求量,铁矿石市场将重回供应宽松状态,锰矿、铬矿影响显著, 南非封锁令延长,国内港口现货锰矿、铬矿价格已经上行,预计2020 年锰矿价格也将呈波动上涨趋势, 铬矿需求受到较大程度压制。
  “钢铁面临微利,部分企业亏损加剧,行业周期性低谷期,推动产业洗牌重组,近几年随着国内钢铁产业技术进步,行业集中度提升,钢铁产品品种机构优化,企业抗风险能力加大。”李新创说,国家暂停钢铁产能置换和项目备案,国内钢铁产量不减反增,而钢铁减量消耗,减量置换。国内一季度钢铁库存高,需求弱,二季度需求估计会好于一季度,仍旧面临高库存压力。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轮值会长, 沙钢集团董事局常务执行董事、集团党委书记、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彬公开表示,受疫情影响,钢铁行业阶段性出现了“原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人员到不了”三大突出难题,给上下游产业链协同、生产组织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这次疫情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寻机突围:“新基建” 将引领钢铁行业稳增长
  近期,随着国家金融与行业政策的密集出台,“新基建”将引领新一轮投资热潮。干勇认为,基建本身就是一个逆周期调节,在经济周期下行时通过政府投资弥补私人部门的消费不足,抵御经济放缓和衰退的风险,对市场也有提振信心的作用。
  截止到3月6日,各省公布的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超40万亿元,其中基建规模约15万亿,新基建比重超10%。尽管目前新基建的投资规模还比不上传统基建领域, 但后劲十足,新基建可转化成产业的新动能,通过不断孕育新需求, 进而搅动更大规模投资、形成正向循环。在目前的宏观背景下,无论是短期应对疫情和经济下行,还是长期实现中国高质量发展,新基建都是最有效的抓手。新基建短期有利于扩大有效需求,稳增长、稳就业,长期有利于增加有效供给,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推动改革创新,改善民生福利。
  “新基建不仅会延伸产业链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投资机遇和拉动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还会促进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红娟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采访时认为,如果把新基建看作是一个基础设施,那么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便是这个基础设施中的外部保障设施和内部运营集成设施,二者互为促进、协同发展。
  李红娟认为, 新基建中的“基”是“新技术+”实体经济、实体产业等基础设施建设,“新”是创新,包括以“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手段进行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的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一方面,“新基建” 推进科技创新主动创造新需求。目前我国城市化已经进入以质量提升为主的阶段,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体系打造,对于城市竞争能力的提升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意义重大;第二方面,“新基建”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新基建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另外,“新基建” 以科技创新为内动力,以企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建设主线,推动经济形态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加速不同领域间核心生产要素有机融合,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促进“新基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的协同发展。
  干勇指出,过去的中国制造业强大,互联网经济繁荣发展,是超前基础设施建设的受益者。疫情过后,加强新基建等对钢铁行业稳定增长出现了新的机遇。对于钢铁行业来说,新基建需求的钢材以优特钢为主,涉及重轨、耐候钢、不锈钢、轴承钢、车轴钢、弹簧钢、车轮、高磁钢取向硅钢等,这要求钢铁行业需要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种结构,并优化服务水平。他认为2020年,在城际高速铁路与城际轨道交通、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5G基站建设将分别拉动钢材需求3000万吨、150万吨、30万吨、110万吨左右。
  “总体来看,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是巨大的,但并不影响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向好的逻辑, 经济发展的韧性、弹力和空间依然存在。”在李新创看来,受疫情影响,目前中国钢铁产业企业将出现供需严重失衡、库存居高不下、进出口严重萎缩等问题,铁矿、锰矿、铬矿等钢铁原材料的供应、需求和价格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针对钢铁行业供应链风险管控措施在兼并重组进程加快、原料保障体系亟待加强、国际产能合作积极推进、行业技术创新务实提升、钢材出口多重比较优势、行业智能发展阔步向前等六方面迎来新发展机遇。
  兼并重组方面,当前钢铁行业正处在一个窗口机遇期,特别是疫情影响下,行业经营效益大幅下滑,部分企业已经出现周转资金紧张,进程有望加快。
  原料保障体系方面,疫情期间,铁矿石价格的异常波动促使钢铁行业的安全供应保障体系建设提上日程。钢铁行业要重视原料保障体系建设,包括原料供应来源、供应渠道、供应方式、运输方式等, 力争多元化,分散供应风险。同时,要坚定不移实施国际化战略, 在政策宏观引导下,考虑产业链“横向协同一体化”和“纵向协同国际化”,实现两种资源中全球资源供给的多元、安全和稳定,推动西非铁矿供应基地建设,分散供应风险。要抓住契机,积极推动铁矿石定价机制的改革和完善,保障铁矿石价格体系平稳、合理运行。
  国际产能合作方面,钢铁行业是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的先行者和重要实践者,国内优强企业优势产能不断展现国际产能合作的新高度,不完全统计,产能合作规模约1600万吨。特别是2020年3月敬业集团正式完成对百年英钢的收购,加上之前河钢成功收购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铁厂,以及青山集团印尼镍铁项目,广西盛隆冶金马中关丹工业园350万吨联合钢铁项目,德龙镍业印尼镍铁不锈钢项目等海外钢铁项目进展顺利,有效满足了项目所在国、所在区域的市场需求,提高了合作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水平, 也实现了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大幅提升了企业的国际化程度。疫情危机全球发酵,钢铁企业推进国际并购的机会将增加,冶金工程技术、成套装备、配套设施、标准规范等迎来国际化发展机遇期。
  行业技术创新方面,钢铁行业应以疫情为契机,主动打破“等、靠、买”的惯性思维,从完善创新体系、营造创新生态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我国钢铁行业的创新能力。一方面,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不断完善企业创新体系建设,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钢铁行业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基础原材料的支撑作用,充分调动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营造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创新生态,协同创新推动高铁列车车轴、车轮、轴承、高磁感取向硅钢等关键产品实现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应用,实现产业链协同创新。
  钢材出口方面,我国钢铁行业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工艺装备和生产技术,钢铁企业已经与国外钢材贸易商建立稳固合作关系,中国宝武等优秀钢铁企业在海外建立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并可提供EVI服务, 河钢集团通过控股瑞士德高,扩大河钢集团的国际客户群体。此外, 我国钢铁企业重视打造好品牌。未来,以服务化、品牌化助力钢铁外贸出口,必将是中国钢铁企业重要立足点。
  行业智能发展方面,疫情期间,智能化水平成为企业可否复工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时对企业在生产组织和管控方面也有重要影响。钢铁行业应以此为契机,抓紧做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工作,紧随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行业赋能,深度推进两化融合,补齐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钢铁定制化智能制造、智能化硬件等方面的短板,切实提高我国钢铁行业的集成创新能力,不断强化供应链协同,增强全链条抗风险能力。
  沈彬还指出,中国钢铁工业要强化与上下游产业的协同能力, 打造健康稳定的产业链生态圈。一方面要脚踏实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思考和解决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各企业间要加强沟通和协作,合理安排生产;另一方面要积极构建钢铁现代供应链,通过采用现代互联网、大数据、数字化、智能化、区块链等新技术,融合金融服务,打通生产、流通、终端使用环节,构建起有效循环、科学畅通、高质量运行的钢铁现代流通渠道,实现上中下游互利共生、协同发展。
 

 

(关键字:新基建 钢铁行业 稳增长)

(责任编辑:00588)
推荐资讯
行业动态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冶金原料产业频道: 炉料 | 铁合金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中文国际-English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商信息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340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091号中商联大厦 邮编:100124
客服热线:400900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