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行业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商信息> 冶金原料> 铁合金> 推荐资讯

深海采矿面临抉择

2020-8-3 8:50:36来源:自然资源部作者:
  • 导读:
  • Mining.com网站报道,世界各国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并减少碳排放。这些绿色能源转型对钴、锂和铜的需求量将大幅增长。
  • 关键字:
  • 绿色能源 钴 锂 铜 深海采矿

Mining.com网站报道,世界各国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并减少碳排放。这些绿色能源转型对的需求量将大幅增长。

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报告估计,为促进绿色转型,从2018年到2050年,钴产量需要增长450%,才能实现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2°C以下的目标。

任何矿物材料的开采都会带来复杂的环境和社会影响。不过,近些年来,钴生产有关的安全和劳工权利受侵犯等问题引发特别关注。

虽然减少或完全摆脱钴使用的新电池技术正在研发之中,但是还不能确定这种技术何时能投入使用,也不清楚这些技术以及循环利用能在多大程度上减少对钴的总体需求。

深海采矿能够满足绿色技术对钴和其他金属的大量需求,而且不会遭到社会抗议的影响,并能大幅降低原材料生产成本以及碳足迹。

另一方面,对此深表担忧的科学家强调,目前人类对深海及其生态系统的了解极其有限。采矿对深海生物多样性、深海栖息地和渔业带来的影响正在研究之中,深海采矿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像陆地采矿一样消除的观点遭到一些专家质疑。

针对这种不确定性,欧洲议会,斐济、瓦努阿图、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总理和80多家组织呼吁,在进一步了解深海采矿潜在影响及其管理方法之前,暂停深海采矿10年。

迫在眉睫的抉择

人类迫切需要作出选择,要么尽快推进海底采矿,希望收益大于尚不得而知的环境代价,要么停下来进行研究以了解潜在的风险。

国际海底管理局(ISA,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成立的目的就是要对超出国家边界以外的海底采矿进行组织,规范和控制。其管理范围包括环保规定,利益共享财税制度,以及其他标准和准则。

ISA已经起草了深海矿产开发规定,并将在2020年10月或2021年的大会上通过。一旦这项规定最终被成员国通过和接受,就可以颁发深海开发合同而开始采矿。

与此同时,在专属经济区,即享有利用资源独特权利的区域,拥有矿床的国家也在探索采矿技术并建立本国制度。早在2017年,为减少对进口矿产的依赖,日本已经成功进行了深海采矿试验。为摆脱对旅游的过度依赖,实现经济多元化,库克群岛也考虑在2021年颁发勘探许可证。

过去30多年中,政府和海底矿业公司一直在勘探矿产品位,测量海底环境数据和试验海底采矿技术。

制造类企业等不起

迄今为止,汽车、电子、电池、航空和能源开发企业一直对深海采矿争论保持沉默。但是,10年内深海开采钴产品将进入他们的供应链。

苹果、谷歌、微软、戴尔和特斯拉五家公司2019年的经历说明,原材料采购涉及的道德问题既事关公司声誉也有法律风险。去年,针对这五家公司提起了一项联邦集体诉讼,理由是他们涉嫌使用了民主刚果童工生产的钴。

深海钴矿开采的道德问题也可能引发争议,并可能给制造商带来法律和声誉风险。

与此同时,汽车和电子产品制造商越来越意识到选择钴源的战略意义。

宝马、特斯拉、三星电管(Samsung SDI)、鲜京创新公司(SK Innovation)等公司已经越过制造零件供应商而同矿业公司签订直接供应原材料合同,这些矿业公司传统上都不在许多供应链中间商的目录之中。对这些制造商来说,获得稳定正大的钴供应比以往更重要。随着直接采购金属量的上升,他们更需要知道不同来源钴供应的环境和社会背景。

目前不参与深海采矿辩论的制造商可能面临未来不知道其影响的风险。

难得的机会

据估计,几个区域的海底钴储量是目前陆地的6倍。如果能实现负责任的开发,这些新的矿产资源完全能够帮助实现向低碳经济的转型。相反,如果开发不当,将可能对海洋馈赠给人类的物种、栖息地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可挽回和长期的影响。

是否以及如何开发海底矿产完全取决于人类。为确保我们了解做出决定所面临的挑战并明智地作出决策,所有利益相关方,包括计划开发海底矿产的公司,都要接受这场辩论的警告,并全身心地参与到这场辩论之中。

今天做出的深海采矿决定可能对材料供应链、全球矿产经济、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海洋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产生长期的影响。

(关键字:绿色能源 钴 锂 铜 深海采矿)

(责任编辑:00768)
推荐资讯
日评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冶金原料产业频道: 炉料 | 铁合金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中文国际-English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商信息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340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091号中商联大厦 邮编:100124
客服热线:400900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