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R(SpeCialDrawingRight,特别提款权)临近,中国的企业和资金对于“出海”、“入篮”真的准备好了吗?很遗憾,答案并不是十分肯定的。
“SDR其实就是中国的全球化红利,但问题是,从企业实体最终用户的视角上看,资金通道目前还远称不上十分通畅,”博鳌亚洲论坛发起人之一、银杏树国际董事局主席李卓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们正努力改变这一点”。
据了解,目前银杏树公司在与欧洲伙伴合作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业务试点和技术储备,已经建成了一个贯通亚欧、直连银企的标准化金融互联平台,其技术为几百家银行和几十万家跨国企业提供服务。平台依托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建设的全球路由网络,可供多币种银企交易服务,直连全球数百家银行。
银杏树的GCG金融网关平台,就相当于中欧企业的“全球支付宝”。——金融业人士如此评价。
离岸资金管理的互联网+
如果以手游世界的“进度条”为量化指标,跨国贸易已经远远跑在了跨国现金管理的前面。
以中欧地区为例,双方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发展强劲且前景广阔,除传统的双边贸易往来以外,双向的直接投资规模可观,特别是近年来突飞猛进的中国企业对欧投资十分引人注目,这种实体经济的合作构成了金融互联的现实需求背景,双方在扩大金融市场开放与金融合作方面存在很多具体的、有可操作性的选项。与此相对应,对双向资金流动的支撑与保障是金融合作领域中的一项核心诉求。目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离岸清算中心的建立、双方银行业务的相互市场渗透以及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等均已初见成效。
但是,就资金管理而言,无论是投资于欧洲的中国企业还是投资于中国的欧洲企业,实现对其离岸资金的实时操控,目前仍然困难重重。实时有效的资金管理体系的缺失,造成离岸流动性资源配置的不合理,资金使用效益低下,而潜在的金融及操作风险引人担忧。据业内人士介绍,中国的离岸资金量达到40万亿元-50万亿元,但可以有效监管的只有数千亿元。
“目前,跨国企业对于离岸资金的监管大多只能通过事后看报表,但是这有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时间的滞后性可能会导致决策失灵;其二,报表的真实性难以获得充分的保障”,李卓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我们公司海外业务财务数据的获取,高度依赖于当地分支机构,因此在经营决策上也比较依赖当地分支机构,总部很难进行更科学、高效的指导”,一位在德国设有分支机构的央企有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于是,“打通资金跨国管理的血脉”成为了银杏树公司业务的落脚点。
据记者了解,通过整合欧洲银企直连的标准,在国际清算网及跨国银行节点互联的基础上,银杏树公司形成了覆盖面最广、业务类型最全、具备高安全性和高标准的银企资金通道和全球化互联网+的财资平台解决方案。
多维度“衍生价值”
与“星巴克与您,不止于咖啡”的经典广告语类似,银杏树金融网管平台的服务内容或者说离岸资金管理之外的衍生价值也不止于此。
“现在中国的银行都在谋求转型,需要拓宽对企业的服务能力。就中间业务而言,未来或许有两大支撑:第一是交易银行,整个支付体系就是以供应链为体系的交易,在交易过程中赚钱;第二是企业的财资管理,就是整个企业的发展,整体财富的增长,不只是现金的增长,只要具有流动性的资产都要增长。”李卓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而银行、企业的上述需求与银杏树平台定位的不谋而合。据了解,银杏树目前提供的报文有200多种,大大扩展了银行和企业的服务能力。所谓银行报文,是指银行系统间交换信息,这种交换通常是“请求——响应”的方式。
例如,法国某大型企业采用了银杏树的平台,实现了从法国直接管理其在中国国内账户的愿望,其原本低效率使用的现金流,现在可以兑换成外币,在中国境内购买理财产品,或者总部可以实现将各个网点的资金统筹使用解决问题。
此外,中国企业也可以通过银杏树的标准化平台接口,实现大数据的跨国互联网采集,从而促进海外发债,完成低成本融资。
事实上,银杏树金融平台的潜在市场价值已经被资本市场所关注。11月10日,上市公司罗顿发展(11.10+10.01%,买入)披露,其与北京德稻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德稻集群文化创意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德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和德稻(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德稻(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协议》。根据协议,罗顿发展拟向徳稻资产公司增资人民币3000万元,北京徳稻公司、上海徳稻公司、北京徳道科技公司也将分别对徳稻资产公司增资。德稻资产公司增资扩股所得资金将主要投向银杏树信息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各方同意:在本次增资完成后,罗顿发展视经营情况持续对徳稻资产公司投入资金,最终达到持有徳稻资产公司出资占徳稻资产公司注册资本的80%。
(关键字: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