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行业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商信息> 钢铁产业> 板材> 下游资讯> 汽车

欧阳明高:2035年之后纯电动将成为汽车市场主体

2020-1-8 9:06:37来源:网络作者:
  • 导读:
  • 近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0)媒体沟通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做了题为“新能源汽车技术热点问题和趋势预测”的报告。
  • 关键字:
  • 欧阳明高

近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0)媒体沟通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做了题为“新能源汽车技术热点问题和趋势预测”的报告。

欧阳明高认为,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出四大特征:第一,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遭遇补贴退坡阵痛,全球汽车产业形成了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大趋势。第二,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技术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第三,由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经济性决定的市场前景已经非常明朗。第四,新能源汽车推动新能源革命的战略意义开始被认识,但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向好,全球转型是大势

欧阳明高指出,如果仅仅从交通工具角度、化石能源角度看,新能源汽车的价值就会被大大低估,还应该注意到其推动新能源革命的角度。

国内看,补贴政策退坡,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但是国际上看德国、法国、美国刚刚都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继续补贴的政策。从中国公司看,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中国公司加快技术创新力度,尤其在电池技术方面,相继推出刀片电池技术和C2P技术,并且进一步扩大了配套公司的速度和规模。从新兴公司看,特斯拉市值突破700亿美元,超过奔驰、宝马成为仅次于大众、丰田第三大市值高的公司,其中在上海的超级工厂建成,即将大规模量产,全球转型是大势。

在欧阳明高看来,虽然近期新能源车市出现了下滑趋势,但整体还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针对近期热度持续升高的PHEV,欧阳明高预测,今后五年PHEV要上涨,但是中间会有一个大概5年左右的高峰,估计繁荣期大概10年左右,而在2035年之后,纯电动将成为汽车市场主体。

纯电动技术逐渐成熟,未来可期

针对纯电动汽车,欧阳明高提到了应对里程焦虑、成本焦虑、充电焦虑、寿命焦虑、回收焦虑、安全焦虑的一些进展情况。2019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同时在电池包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以前是单体电池、电池模块、电池PACK三个层次,现在基本上去掉中间模块,直接单体到PACK。这一突破使得电池系统的重能量密度提升10%—15%,体积能量密度提升15—20%,零部件减少了40%。

此外,比亚迪电动大客车现在已经提出10年100万公里的质保,现在宁德时代还做了新的一种自加热技术,靠电机里的电缆、电容、电路,来进行高频振荡,可以到加热2度/分钟,低温条件对性能的影响问题也有了很大进步。

快充方面,目前常规的电压平台,可以做到半小时至45分钟充至80%,超级快充可以做到15分钟充至80%,不过需要增加一定的成本。当然,技术升级的同时,安全理念也在升级。当下新能源领域关注的已经不仅仅是单体的安全,而是包括电池系统、整车、充电桩在内整个系统的安全。

燃料电池优势与挑战并存,出路在创新

欧阳明高还介绍了2019年燃料电池的发展情况。他指出,氢能的合理性取决于它可作为再生能源转型中的大规模能量储存,另外,氢能是多元化利用需求,不仅仅是车用,将来可用于工业原料、农业化肥,甚至医学、炼钢、取暖等领域。

在可再生能源话语体系下,氢能具有极大优势。一是更低的储能成本;二是跟储电具有互补性;三是作为商品属性更好,特别是对外出口,卖氢比卖电更具可行性。欧阳明高指出,基于可再生能源,动力蓄电池和氢能成为储能的优先选择,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成为智能低碳能源系统的互动终端,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才会凸显。

据了解,中国燃油电池商用车4000辆,已经居世界首位,但目前中国燃料电池商用车仍然面临着氢运输、车载储氢和加氢站三大挑战。欧阳明高认为,市场突破口一是在弃风弃电弃水和副产氢富余的地方,尽量在当地使用,不要增加运输成本;二是在温度较低的北方地区,燃料电池效率是50%,其排出的废热在北方可作为取暖使用,防止能源浪费。

 

(关键字:欧阳明高)

(责任编辑:01212)
信息导航
钢厂列表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钢铁产业频道: 管带材 | 硅钢 | 板材 | 建筑钢材 | 涂镀 | 不锈钢 | 中文国际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中文国际-English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商信息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340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091号中商联大厦 邮编:100124
客服热线:400900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