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行业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华商务网> 化工产业> 煤化工> 推荐资讯

中国煤化工产业又现投资潮

2014-8-14 8:45:19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 导读:
  • 在雾霾治理背景下,“煤改气”似乎为近期煤制油气项目获得“路条”提供动力,煤化工又出现投资潮。7月2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规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的通知》。同时《关于有序推进煤制油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稳步推进煤制天然气产业化示范的指导意见》也正在制定研究,近期将发布实施。
  • 关键字:
  • 中国 煤化工 产业 又现 投资潮

在雾霾治理背景下,“煤改气”似乎为近期煤制油气项目获得“路条”提供动力,煤化工又出现投资潮。7月2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规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的通知》。同时《关于有序推进煤制油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稳步推进煤制天然气产业化示范的指导意见》也正在制定研究,近期将发布实施。国家能源局表示,将进一步规范煤制油气产业,禁止建设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规模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和年产100万吨及以下规模的煤制油项目。

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产品或半产品,而后进一步加工成化工和能源产品的过程。近年来中国煤化工产业规模快速扩大,2013年已投产煤制油项目的产量达到170万吨,甲醇产量达到2900万吨,煤制烯烃产量180万吨,煤制气天然气示范项目产量也达到了27亿立方米。如果看看全国各省的煤化工产业规划,后续的项目数量巨大。

煤化工从来都是煤炭企业和地方政府所向往的,产业链的延伸可能意味着更多的盈利和更多的G D P、税收、就业。目前煤炭市场形势不好,企业当然更想从事煤化工。对此,或许可以讲大道理:中国“富煤、少气、贫油”的能源储备提供了发展煤化工产业的基本条件和论据,而充足的煤炭供应和相对其他能源品种较低的煤炭成本是煤化工产品竞争力的关键,煤化工发展可以优化能源结构和缓解石油供应压力。

在目前煤炭市场比较弱的情况下,单单煤炭企业的生存就足够提供发展煤化工的动因。

事实上,整体来说,中国煤化工规模已经不小,而且一些煤化工产品产能已经过剩。据统计,中国2012年煤炭消费总量为37.2亿吨,而2012年广义的煤化工含焦炭和半焦原料用煤总量不含燃料煤就达到了7.2亿吨。从供需角度看,至2009年传统煤化工产业累计生产电石和甲醇分别为2200万吨和3000万吨,实际消费量却仅分别占据各自总产能的68%和53%左右。2012年甲醇总产能超过5000万吨,但实际需求量却仅占总产能的60%左右。

最近低迷的煤炭价格使得煤化工投资的热情愈加高涨,新一轮较大规模的产能过剩似乎已有苗头,投资一拥而入。雾霾治理背景下的煤化工行业如果对市场空间和利润没有足够的把握和做好功课,可能面临很大的风险。

煤化工的大规模发展对中国来说是否有利,回答这个问题取决于许多商业考虑和前提条件,当然还有政府目标的侧重点。对于煤化工,国家的基调应当是支持的同时加以限制。无论如何,政府应当制定合理的规划,对煤化工产业的有序发展加以引导,在什么地方该做,什么产品该做这两个关键问题上慎重规划,总量控制。

(关键字:中国 煤化工 产业 又现 投资潮)

(责任编辑:01085)
推荐资讯
国内市场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化工产业频道: 化工 | 化肥 | 磷化工 | 煤化工 | 塑胶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中文国际-English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华商务网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盛世龙源12号楼 邮编:100022
客服热线:010-5166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