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行业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商信息> 冶金原料> 炉料> 行业动态> 炭素

铝用炭素:量价齐飞,但要防止产能过剩

2022-10-10 8:37:56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
  • 导读:
  • 铝用炭素产品是电解铝生产的重要原料之一(本文中,铝用炭素特指电解铝用预焙阳极,不包括阴极产品)。
  • 关键字:
  • 铝用炭素

铝用炭素产品是电解铝生产的重要原料之一(本文中,铝用炭素特指电解铝用预焙阳极,不包括阴极产品)。身处新时代,面临新格局,中国铝用炭素行业在满足国内电解铝产业需求的同时,实现部分优质炭素制品出口。进入2022年,中国铝用炭素行业呈现出量价齐飞、全面盈利、绿色发展的良好态势。

  量价齐飞

  时光回到2021年。尽管全国各地的能耗“双控”举措纷纷出台,但在当时电解铝价格高涨、开足马力生产的背景下,铝用炭素产量仍创历史新高。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铝用炭素分会(以下简称“炭素分会”)提供的数据,2021年全国炭素阳极产量为2098万吨,同比增长5.2%。

  进入2022年之后,铝用炭素行业延续2021年的态势,依托于电解铝产业的稳定运行,炭素产品需求旺盛,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铝用炭素产量为1024万吨,同比增长4.5%。

  在产量稳定增长的同时,铝用炭素产品价格自2021年开始一路上扬。2021年铝用炭素年均价为4511元/吨。2022年1月至6月,铝用炭素均价为6377元/吨,较年初上涨2457元/吨。6月,铝用炭素市场均价为7760元/吨。总体来看,铝用炭素企业的吨利润呈增长态势,2022年上半年行业盈利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实现总体盈利。

  整体盈利催生了产能扩建、新建的速度。索通发展、都氏集团、万方炭素、中铝赤壁长城、强强炭素和神火集团等都有扩建、新建产能的行动和意向。

  图片

  成本、需求与出口推动价格上涨

  铝用炭素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要从成本、需求、出口几方面来分析。

  一是成本上涨。在铝用炭素制造成本中,石油焦占比高达50%~65%,石油焦价格变化是影响铝用炭素成本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煤沥青,煤沥青成本占总成本的12%~18%。资料显示,石油焦年度涨幅达44%,煤沥青年度涨幅达74%。两种主要原料的上涨直接引发了铝用炭素的价格上扬。

  二是需求强劲。国内电解铝产业稳定运行,对铝用炭素的市场需求稳定而强劲,国内大中型炭素企业基本实现满负荷运行。

  三是出口增长。中国是铝用炭素出口大国,主要目标国是马来西亚、加拿大、阿联酋、俄罗斯、挪威等国家。2021年,中国预焙阳极出口187万吨,同比增长19.1%;2022年上半年阳极出口总量为106万吨,同比增长28%。以索通发展、澳海炭素、万方炭素、晨阳炭素等山东企业为代表的中国铝用炭素产品质量稳定,供应有保证,获得了海外电解铝企业的长期青睐。山东省一直是铝用炭素出口第一大省。

  智能制造,大势所趋

  记者关注到,近年来无论是有关炭素行业的专业会议,还是企业的发展趋势,无不与智能制造紧密相关。

  炭素生产主要有三道工序:煅烧、成型和焙烧。目前,国内很多炭素企业从原料入库开始,直至炭块出厂,在智能制造领域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各工序智能化生产场景为例,以下场景已在部分企业基本实现:

  在煅烧工序,原料自动入库,智能计量管理,石油焦精准混配,智能AGV小车自动加料,罐式煅烧炉自动调温控制,管道智能清灰。

  图片

  铝用炭素智能清理机器人系统

  在成型工序,糊料自动平料,自动打码测高,阳极炭碗自动填料,机器人自动清理炭块表面。

  在焙烧工序,智能行车自动吊装、堆垛,智能变周期脉冲燃烧控制,火道智能协调控温,智能鼓风控制,炭块出入库和库存信息的全过程跟踪。

  在产品检测工序,炭素制品缺陷智能在线检测系统,炭块身份识别与质量追溯实现智能控制。

  综上所述,智能制造的许多技术成果已经在炭素生产的全流程实现成熟应用。炭素分会秘书处2022年上半年在山东调研期间,参观了澳海炭素、万瑞炭素、龙山炭素、丰源炭素、山东晨阳、中兴炭素、华信炭素等企业,目睹了许多智能化成果在新建和改造项目中的应用。伴随着行业智能化进展,涌现出英斯派克、洛阳震动、华鹏精机、中海威、鑫诚股份、华索科技、昱昌环境等一大批智能制造方案提供商。

  实施智能化、自动化改造,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改善了作业环境,缩减了维护费用,对炭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惰性阳极技术”成为行业关注热点

  环顾世界,全球的碳排放政策与目标不断出台,推动了惰性阳极技术的发展。全球铝业巨头纷纷在低碳铝领域加大研发投入。2018年,美铝和力拓成立合资企业Elysis公司,研发惰性阳极技术及商业化应用。2013年,俄铝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铝厂进行惰性阳极技术的工业实验,2020年6月开始测试。

  在国内,中铝集团与中南大学签署了惰性阳极的科研合作协议,联合开展研究工作。截至目前,研究进展已达到工业试验级别。

  惰性阳极的技术挑战十分巨大,距离工业化推广也还有很长路要走。如果这项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持续推进,传统铝用炭素产品的市场需求就会缩减,因此,炭素行业必须密切关注和重视这项技术的发展趋势。

  产能过剩要提早预警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我国铝用炭素产业的发展环境面临着深刻复杂变化,机遇和挑战并存。行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要从防止产能过剩、加大出口、产业联动几个着力点入手,才能沿着高质量发展之路赓续前行,这既是中国铝用炭素行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全体从业人员的共同职责。

  一是要提早预警,防止出现产能过剩。铝用炭素的市场需求取决于电解铝的产量。当前,电解铝4500万吨/年的产能天花板已经形成,2021年全国电解铝产量4132万吨,相对应的铝用炭素产量应为1960余万吨(此处按475公斤/吨的阳极毛耗测算),但2021年铝用炭素实际产量为2098万吨,除去出口,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意味着铝用炭素需求数量已经趋顶。根据炭素分会提供的数据,2021年预焙阳极产能利用率为76%,随着电解铝消费将于“十四五”后期达到峰值进入平台期,再加之再生铝供应不断增加,电解铝消费还将下降,相应的铝用炭素市场还会萎缩。因此,业内人士指出,一定要警惕铝用炭素投资过热,紧平衡状态下,新建、扩建项目要暂缓,以免陷入类似2015年前后电解铝产能过剩的黑暗时刻。

  二是坚定不移推动铝用炭素出口。行业要抓住窗口期,主动作为,积极跟随电解铝行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落地生根,开拓海外市场,以高质量的炭素产品向世界亮出中国的“炭素名片”。

  三是推动上下游产业联动。这里的联动包含两层意义:商业联合配套与联合科技创新。

  ——关于商业联合配套,是指以商用炭素企业为主、电解铝企业入股参与合资合作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具有供需稳定、质量有保障、物流成本低、残极循环利用等特征,优于电解铝自行配套炭素生产线自产自供的模式。云南铝业和索通发展联合组建索通云铝就是典型的成功范例。另外,石油焦的价格、质量和供应对炭素行业至关重要,因此,炭素企业要和上游的石油焦企业通力合作,探索共建煅烧石油焦生产线,形成利益共同体,在保证资源供应的同时,实现合作共赢。

  ——关于联合科技创新,从降低硫含量、灰分、钒铁等成份,到电解铝的低碳绿色冶炼技术、惰性阳极技术,建议炭素企业和上游的石油焦企业、下游的电解铝企业联合成立科技创新机构,携手研发,攻克行业难题。

  四是建议炭素企业直接采购煅后焦。煅烧环节的脱硫和烟气治理一直是行业的一块心病,环保高压之下,企业直接采购煅后焦,有利于企业的“双碳”目标及早实现。再者,石油焦产地多位于华东地区,华东地区工业基础雄厚,产业布局完善,煅烧生产线可为当地其他工业提供大量的蒸汽,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煅后焦生产的余热利用效率。国外预焙阳极企业大多采用外购煅后焦,国内部分新建和扩建的炭素企业只建成型和焙烧工序,直接采购煅后焦生产,这已成为一种趋势。

  量价齐飞,历史新高。立足新发展阶段,良好的生态需要行业企业共同营造和维护,为此,炭素行业要加强行业自律,推动绿色生产,朝着特色化、精细化、专业化、高端化方向不断升级,共同实现中国铝用炭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伟目标。

(关键字:铝用炭素)

(责任编辑:00633)
推荐资讯
行业动态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冶金原料产业频道: 炉料 | 铁合金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华商务网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340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091号中商联大厦 邮编:100124
客服热线:400900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