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行业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商信息> 化工产业> 塑胶> 推荐资讯

全球第一条“芦苇变塑料”生产线在湖北投产,可生产聚乳酸等

2025-5-19 9:24:49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高盼
  • 导读:
  • 近日,全球第一条以芦苇为原料的聚乳酸生产线在湖北石首正式投产,每日消耗芦苇、秸秆等原材料约50吨,生产聚乳酸、木质素约10吨。
  • 关键字:
  • 聚乳酸

  近日,全球第一条以芦苇为原料的聚乳酸生产线在湖北石首正式投产,每日消耗芦苇、秸秆等原材料约50吨,生产聚乳酸、木质素约10吨。该生产线由湖北首鼎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其自主研发的生产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成功填补了非粮生物塑料的空白。

  上海汉禾生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北首鼎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桑涛介绍,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非粮原料合成生物制造技术体系,利用特定菌株将芦苇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分解为糖,再经过发酵转化为乳酸单体,最后通过原创高分子技术聚合成聚乳酸,即生物塑料。目前,该公司生产的聚乳酸颗粒各项性能指标均已达标,可广泛应用于餐盒、吸管、一次性塑料包装、农用地膜、垃圾袋等多个领域。

与传统塑料相比,以芦苇为原料生产的生物塑料在环保与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从环保角度来看,芦苇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经生物炼制转化为塑料后,废弃时又能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形成 “生长 - 使用 - 降解” 的全生命周期碳闭环,有效减少了石化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据计算,每5吨秸秆(芦苇)可以生产大约1吨聚乳酸。从成本角度而言,以芦苇、农作物秸秆等非粮原料生产的聚乳酸,相比粮食基原料成本可降低约50%。随着规模化生产的推进,其价格有望低于传统石化塑料,甚至取代一次性石化塑料产品。

除了生物塑料,湖北首鼎还利用酶解技术从芦苇中提取木质素,合成生物树脂,并将其与碳纤维复合形成高性能复合材料。该材料机械强度较传统石化环氧树脂有显著提升,可应用于羽毛球拍、网球拍、自行车轮毂等产品的制造,同时也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能源等高端制造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据悉,首鼎公司聚乳酸工业化量产后,每日消耗芦苇、秸秆等原材料约50吨,可生产出聚乳酸、木质素约10吨,设计年产能可达千吨。石首拥有丰富的芦苇资源,是长江中下游少有的芦苇大面积成片地区,这也是吸引首鼎落户的重要原因。未来,首鼎公司计划从石首向整个洞庭湖区推广,充分利用洞庭湖区上百万亩芦苇和秸秆资源,推动湿地生态恢复,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关键字:聚乳酸)

(责任编辑:01152)
推荐资讯
每日聚焦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化工产业频道: 化工 | 化肥 | 磷化工 | 煤化工 | 塑胶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商信息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340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091号中商联大厦 邮编:100124
客服热线:400900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