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行业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商信息> 能源产业> 石油> 行业看点

中国石油助力中亚地区能源合作发展

2024-5-23 8:50:24来源:中国石油报作者:
  • 导读:
  • “让我们携手前行,共同筑牢中国—中亚地区能源合作的‘金桥’”。
  • 关键字:
  • 中国 助力 中亚

“让我们携手前行,共同筑牢中国中亚地区能源合作的‘金桥’”。在近日厦门举办的“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中国四国天然气管道运行协调会”上,会议主办方国际事业公司发出倡议,得到参会代表的一致认同。这一会议已连续举办30次,为保障中亚管道气平稳顺畅运行发挥了关键作用。

桥,对于从事天然气贸易的国际事业公司来说,有着象征性的意义。2007年开始,在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统一部署下,国际事业公司开始筹备管道气业务,从此天然气架起一座座“金桥”,连通中外,见证时代之变。如今,通过商务谈判助力集团公司落实的数千亿立方米天然气,通过四通八达的管道进入千家万户,搭建起与资源国民心相通的“桥梁”,也让中外双方员工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时光回溯到2007年7月17日,中国和土库曼斯坦签署天然气购销长约,国际事业公司与管道气由此结下不解之缘。此后,从我国首条跨境天然气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正式投产通气,到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进气,中国石油与气源方的每一次磋商、签署的每一个购气合同、落实的每一笔资源,都留下了国际贸易人的足迹。

积极认真,务实合作。管道天然气合约不仅履行期限较长,而且影响深远。因此,以积极、认真、合作及务实的态度参与商务谈判,是国际贸易人的基本素养。天然气一部的青年员工杨南箫至今对参与哈气谈判记忆犹新,每次谈判前都进行周密的准备,马不停蹄地测算数据和制定文本方案。“在参加谈判的实践中,我们的业务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杨南箫说。

起伏跌宕,山重水复。在漫长的谈判过程中,面对不同对象,国际贸易人积极争取合理的利益;面对谈判久拖不决的压力,国际贸易人从不放弃任何一点努力;面对谈判结束后来自各方的赞誉,国际贸易人报之以平常心。

时刻在线,“售后”无忧。谈判达成后,国际贸易人的工作并没有结束。特别是输气开始后,关于气量是否稳定、气质是否合格等方面的协调会和对接会陆续启动,国际贸易人24小时在线,服务保障不打烊。在执行过程中,团队始终坚持立足合同条款,着眼于长远和共赢,充分实现原则性与务实性、灵活性的结合,最大程度维护我方利益。突发事件来临时,在海外一线值守的国际贸易人与国内密切联动,土库曼斯坦的王一丞加班加点制作各种方案,内外沟通协调的电话铃声不断,底线思维贯穿始终;哈萨克斯坦的王啸林迅速午夜起身,抓过床头的笔记本电脑,一边紧急组织突发情况简报,一边监控气量变化的信息数据;西北公司的杨洋洋、东北公司的武万华,分别密切关注霍尔果斯口岸和黑河口岸进口资源的气量和气质,及时与海关和商检等部门进行动态沟通……

经过近20年的耕耘,进口管道气已成为集团公司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的重要一环。国际贸易人用奔波忙碌换来汩汩“蓝金”,为保障民生用气提供有力资源支撑,送来冬日里的温暖和夏日里的清凉,向国家和集团公司交上一份份亮丽答卷。

中亚四国协调会、港气协调会等会议在各管道投产后分别如期举办,将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国籍的气源方、管道运营方、采购方紧密相连。会议期间,各方不但加深了彼此的理解,而且收获了国际合作的友谊。

“记得中亚四国协调会刚开始举办的时候,各方因立场不同在会场上讨论得相当激烈。”天然气一部业务主管施佳敏回忆道,“后来,在集团公司的指导下,协调会的组织流程和沟通方式有所优化,各方的相互理解更加深入,不但会议的气氛融洽了,效率也更高了。”

在中外各方参会人员看来,协调会建立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平时大家远隔万里,只能远程联系,见面后就逐渐熟络,建立了彼此的信任,加深了相互的了解。“再有紧急工作事项沟通的时候,双方会更加积极主动,配合也更加默契。”施佳敏说。

保障管道气的安全、平稳、足量运输,对于从事管道气的贸易人来说是一个新挑战。极端天气的影响,气源国市场供需格局的变化,供气计划的临时优化调整……每天都会有各种突发情况,冬季保供期尤为明显。“我们对每个问题都是迅速反应、科学决策,中外方同时发力,以期达到最优效果。”天然气一部青年员工吴至博说。

走过悠悠岁月,国际贸易人与资源方经过“磨合期”“破冰期”,以及“蜜月期”“稳定期”,携手向前,共同造福民众。

近年来,尤其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石油与管道气资源国之间通过推动贸易合作向纵深发展,建立了紧密的能源合作利益共同体,双方在深化合作中走向互利共赢,以基础设施“硬联通”共同擘画“一带一路”同心圆。

对于中国而言,进口管道气在助力推进我国“煤改气”、打赢“蓝天保卫战”、保证民用气和历年迎峰度夏、保障冬季供气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对于管道气资源国而言,中国石油与其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给当地文化经济等层面带来了深层影响。在土库曼斯坦,中亚天然气管道正式通气的那一天成为其“石油工人节”。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实施为当地提供了很多长期就业岗位。在这个过程中,国际事业公司以气为“媒”、以气为“桥”,通过不断发展壮大管道天然气事业,有效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在多年参与管道气业务的时光里,国际事业公司也在致力于构建陆海相济、互联互通的多通道保障和多元化能源进口体系中不断前行,实现了管道气与液化天然气进口资源的联动采购,打造了一批高素质的商务团队,实现了由全球重要的天然气进口商向全球重要的天然气资源优化商转变。

同时,在当前能源生产消费加速向低碳化演进,贸易体系逐步向多品种、多模式、多角色创新发展的趋势下,国际事业公司将积极构筑“传统能源+新能源”的转型发展布局,携手各方利用相关国家优质风力和光照资源区与油气矿区位置高度重合的优势,研究开发管道气与清洁能源相结合的新业务模式,打造新的贸易高地。

大道如砥,壮阔无垠。新征程上,中国石油国际事业公司将继续与各管道气资源国勠力同心、精诚合作,共同促进“一带一路”繁荣发展,谱写能源合作新篇章。

(关键字:中国 助力 中亚)

(责任编辑:00495)
每日聚焦
期刊下载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钢铁产业频道: 管带材 | 硅钢 | 板材 | 建筑钢材 | 涂镀 | 不锈钢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商信息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340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091号中商联大厦 邮编:100124
客服热线:400900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