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短信回放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商信息> 有色产业> 基本金属> 市场动态> 国内动态>

政策企业多方发力 破解蓄电池回收难题

2020-1-20 8:12:53来源:网络作者:
  • 导读:
  •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呈现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的新问题。
  • 关键字: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呈现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的新问题。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已经进入规模化退役期,到2020年,退役电池累计约为25吉瓦时。面对如此庞大的数量,如何做好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置换等工作,成为一道现实考题。

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答好这道考题颇为紧迫。相比较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以其节约燃油能源、减少废气排放的优点,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倘若电池回收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可能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将带来负面影响。正因如此,从启动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到在试点省份探索建立蓄电池回收体系,再到制定汽车回收行业标准、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政府和企业的未雨绸缪,都是为了让退役电池能得到更好回收和利用。

蓄电池回收,难点不在于“要不要”,而是“如何做”。单从回收环节来看,如何平衡车主、车企的利益就是不小难题。从车主角度,换个电池动辄好几万,二手车置换卖不上价,究竟是留车换电池,还是“止损”换新车,令不少车主陷入两难,也降低了主动参与回收的意愿。从车企角度,根据规定,汽车生产企业是电池回收的主体、负有监督责任,但能不能把电池回收回来,主动权却不在自己手中。当然回收电池只是第一步,进一步来看如何实现有效的梯次利用?如何避免拆卸报废带来的环境污染?把这些问题解决好,方能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最大化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对于这些难题,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开展了不少有益的尝试。2018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要建立完善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一批退役动力蓄电池高效回收、高值利用的先进示范项目,研究提出促进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政策措施。政策大方向早已明确,具体如何做,需要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短期来看,需要通过政策供给,在厘清各个主体回收责任上下功夫,保证电池准确地回收到位。长远来看,需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在销售、回收、再利用、技术研发等全产业链条发力,让电池回收的制度更完善、监管更严密,让市场有活力、车主有动力。

蓄电池回收,既是一个行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也是如何提高治理能力的课题。随着新经济、新领域、新业态层出不穷,老问题得到化解,但一些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不仅仅是新能源汽车,比方说共享经济带来的安全风险和城市管理难题,再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发展给个人隐私保护带来隐患,应对这些挑战,无不考验治理者的智慧。治理需要不断升级,跟上快速发展的脚步。不断优化管理方式,补齐制度短板,下足“绣花”的功夫,我们才能推动新经济、新业态行稳致远。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这启示我们,形成多方参与的合力,是做好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工作的治本之策。从政府到行业,从企业到用户,切实履行责任,汇聚市场主体最大合力,才能不断攻克发展难题。

(关键字:铅)

(责任编辑:01175)
行情快报
行情汇总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有色产业频道: 基本金属 | 小金属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中文国际-English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商信息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340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091号中商联大厦 邮编:100124
客服热线:400900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