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短信回放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华商务网> 有色产业> 基本金属> 行业评论

有色金属收储难改基本面 刺激效果难重演

2012-11-26 13:57:32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 导读:
  • 今年以来,全球有色金属的价格一直萎靡不振。在年初经历过一轮较大幅度的下跌之后,各类有色金属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仅仅在9月初美国第三轮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刺激下走出了一轮上涨行情。
  • 关键字:
  • 有色金属 收储 铝

今年以来,全球有色金属的价格一直萎靡不振。在年初经历过一轮较大幅度的下跌之后,各类有色金属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仅仅在9月初美国第三轮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刺激下走出了一轮上涨行情。但由于国际经济仍旧疲软,货币政策刺激效果的心理预期渐渐退潮。而当市场将关注的焦点转向美国财政悬崖、欧洲债务等问题时,有色金属价格再一次出现了快速回落。一边是长时间的价格低迷,一边是国内产能过剩、库存高企,国内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遇到了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

为了缓解国内冶炼行业的困境,近期国家物资储备局恢复了锌、等基本金属的收储,一时间,投资者与行业参与者的情绪都为之高涨。不过对于后期的影响,有不少分析人士向新金融记者表示,仅仅靠国家的收储并不能改变当前有色金属价格的颓势,有色金属供需不平衡的格局仍会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刺激效果难重演

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股票等风险资产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都大幅下挫,当时国家也启动了收储的措施,之后有色金属的价格便一路飙升。收储的刺激效果比较明显,因此较多的投资者期待此次收储能够稳定和提振有色金属价格。但格林期货研究员韩静表示,虽然都是有色金属收储,但这两次收储的背景完全不同。2008年收储政策推出的同时还有国家4万亿刺激措施,同时全球都在采取措施挽救经济走出低谷,美国推出了近1.7万亿美元的第一轮货币量化宽松,当时的市场流动性极度充裕,配合收储的推出,有色金属触底之后有一波幅度较大的上涨,以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期货为例,从最低点的23650元/吨一路上涨至75400元/吨,涨幅超过了200%。

与2008年不同的是,此次收储的背景少了大幅的刺激措施,中国国内的经济增速已经连续回落,GDP增速已经从原来的两位数增长变成了7.4%。相关部门在新的刺激措施方面较为谨慎,在国家确定发展方向与策略的重要会议上,管理层更是提出了将经济“质量”和“效益”摆到更重要的位置,此外节能环保等政策目标也会限制对于基本金属的投资。同样对有色金属价格有着影响的货币政策目前也只是保持“适度宽松”,更多的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节流动性。

从收储的规模来看,这次收储的数量也远远小于2008年。在2008年12月,国家物资储备局曾经表示计划未来3年内总计收购100万吨铝锭、40万吨铜、40万吨铅和锌。但是新金融记者从一些相关人士处了解到,截至该轮收储结束,国家物资储备局实际购入23.5万吨铜、59万吨原铝及15.9万吨精炼锌,实际收储规模低于其公布的计划。而这次国家物资储备局并未给出明确的收储数量,之前市场人士普遍预测此次将收储40万吨电解铝和16.5万吨精炼铜、15万吨锌。11月15日,国家物资储备局对铝和锌进行了第一批收储:铝成交10万吨,收储价格为15737元至15757元/吨;锌成交10万吨,收储价为15990元至16000元/吨。铝和锌的收储价格都高出现货价格近1000元/吨,这样的成交价对期货价格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提振作用,就在收储成交的当日,上海期货交易所锌、铝期货价格飙升,但这仅仅是“一日游”行情,11月16日,锌、铝期货价格迅速回落,截至上周收盘,这两个品种的期货价格已经跌破收储之前价位。

虽然此轮收储数量不及2008年,不过“量小价高”成为这一次国家物资储备局有色金属收储的一大特点。金元期货资深分析师范燕文介绍,这次有关部门的举措只是想通过收储来缓解一些企业特别是大型国企的困境。在今年9月底,云南省就曾推出过收储计划,涉及多家上市公司,收储主体不但有云南省政府,还有各地市政府,其目的比较明确,就是帮助当地的有色金属企业度过“寒冬”,而国家物资储备局的收储同样也是面向一些较大的公司,铝的收储对象主要是云铝股份,铜的收储对象主要是云南铜业,锌的收储对象主要是驰宏锌锗、*ST锌电和云南祥云飞龙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锗的收储对象主要是云南锗业和驰宏锌锗,这些都是上市的大型国企。

从收储的手段来看,这次有关部门采取的收储手段与2008年如出一辙,即企业将产品库存向银行进行抵押来获得贷款,在这期间企业仍会承担被收储产品价格上升带来的收益和下降带来的亏损,收储期结束后产品还归企业所有,而政府负责偿还贷款利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色行业的收储政策相当于政府为有色企业贷款进行贴息来缓解其资金的压力,这与农产品的收储有着较大的不同。

供大于求格局未变

收储政策只能在短期内影响有色金属的期货与现货价格,从长期来看供需基本面才是其价格的决定性因素。在11月22日举行的第四届全国铝用碳素技术与市场研讨会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称,截至目前,中国电解铝年产能已超过2500万吨,已经严重过剩。而根据富宝铜研究小组的预计,2012年中国铜冶炼产能也将过剩200万吨,加上进口精炼铜,市场供给过剩约300万吨。铅、锌等有色金属也处在产能过剩的状态。

除了产能过剩,消费疲弱而带来的库存持续增加的压力也是市场比较担忧的一个方面。对金属铜来说,除了上海期货交易所10多万吨的显性库存,据一些交易商估计,目前上海和广东的保税仓精炼阴极铜库存有104万吨;对金属铝来说,交易所的显性库存加上社会库存和炼厂隐性库存超过200万吨;而锌在期货交易所的显性库存和社会库存之和也超过了80万吨,因此从目前的收储量来看只是杯水车薪,仅能缓解部分过剩的压力,供给过剩格局难以改变。由于行业长期产能过剩,需求不足,今年前三季度有色金属行业集体陷入困境。三季度,电解铝行业净利润亏损28.84亿元;铅、锌冶炼行业净利润亏损8.42亿元。在国内一家大型有色金属矿业集团从事分析研究的张横向新金融记者表示,此次铝和锌收储虽然能一定程度上缓解部分冶炼厂资金链的紧张,但在库存被收储之后,这些炼厂反而会重新加码生产铅锌产品,从而加大过剩压力。

在有色金属行业上游产能仍在不断扩张的情况下,下游需求却持续疲软。金属铜主要消费行业指标10月出现了小幅提升,其中电网投资、汽车销售、空调销售同比增幅均高于年初,然而这些同比增幅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受以上分项指标基数比较低的影响,而房地产投资仍较低迷,并且宏观层面的不确定性较多,铜的需求依然不是很乐观。

10月份,铜杆线、铜板带和铜管等企业开工率仅在67%至71%。在锌的市场需求上,下游企业的消费状况也令人担忧。镀锌、氧化锌及锌合金企业的开工水平较低,开工率普遍低于80%,虽然之前国家发改委批准的一些项目投资令终端电力电网、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所提速,但房地产、汽车等行业回暖缓慢。12月份以后将进入季节性消费淡季,市场人士普遍预计锌消费低迷的态势将延续。而产能过剩最严重的铝行业的下游显然无法消化过高的产量和高企的库存,去库存化仍在缓慢进行中,铝型材和铝板带企业开工率也处于65%至67%之间,铝合金订单在10月份明显清淡。

有色金属等待春天

在今年“金九银十”的时候有色金属行业呈现出了旺季不旺的现象,而进入11月后期,工业品市场淡季效应开始显现。国都期货分析师李健表示,从季节性规律来看,进入12月后的下游开工率将会继续小幅下降,下游需求不振以及上游供应过剩的格局不会变,目前有色金属的价格压力较大。对于有色金属价格后期的走势,李健认为还有一些变化因素值得关注。

尽管收储不能改变基本面,但短期是否有第二批和第三批的收储,对于有色金属短期内的价格还是有着较大的影响,这从11月15日收储时有色金属期货价格的波动就能看出。如果有第二批和第三批收储,收储量也很关键。从第一次收储的数量和之前市场的预期来看,即便是有第二批和第三批收储,其规模也不大,相对于有色行业较大产能以及庞大的库存,几十万吨的收储也只能短期提振一下市场,而大幅收储上百万吨的可能性较小。

更为重要的因素来自于全球宏观环境能否改善。由于有色金属的金融属性较强,因此宏观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其价格。从目前的宏观经济状况来看,中国经济增速维持在7%—8%,但是已显现出一定的经济回暖信号,11月份的汇丰PMI初值创13个月新高,并重新站上了50的荣枯分水岭,但其能否持续改观仍是悬念。从国际上来看,美国方面最新报告期的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增速也开始有起色,而奥巴马的竞选成功也避免了货币政策紧缩的风险。与利好市场的中美经济数据相对的是,欧洲区经济持续疲软,希腊和西班牙救助问题久拖未决,市场对欧债危机的担忧情绪居高不下。目前美联储第三轮货币量化宽松利好已经消化,欧美政策面难有更大利好,而市场对于欧债和美国“财政悬崖”等不确定性因素的担忧不减,这种担忧令市场情绪极度谨慎,在没有出现重大利好之前,市场普遍预期有色金属价格很难走高。

李健表示,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在12月中旬召开,将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等给出指引。特别是产能过剩的有色产业,很有可能成为关注的焦点,只有通过削减过剩产能,加强产业升级,有色金属行业才能迎来真正的春天。

(关键字:有色金属 收储 铝)

(责任编辑:01018)
行情快报
行情汇总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有色产业频道: 基本金属 | 小金属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中文国际-English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华商务网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盛世龙源12号楼 邮编:100022
客服热线:010-5166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