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短信回放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商信息> 有色产业> 小金属> 市场动态> 其他

重磅!永祥多晶硅技术突破,电子级多晶硅国产化进程提速!

2021-11-15 10:22:18来源:网络作者:
  • 导读:
  • 通威旗下永祥新能源二期5.1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宣布启动生产运行,进一步巩固了通威在晶硅原料生产领域的领先地位。
  • 关键字:
  • 光伏

通威旗下永祥新能源二期5.1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宣布启动生产运行,进一步巩固了通威在晶硅原料生产领域的领先地位。项目中1千吨电子级高纯晶硅的启动,意味着在电子级多晶硅国产化上实现了巨大突破,打破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以及国家集成电路基础原材料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原材料的战略安全提供保障。

电子级多晶硅是半导体电子行业的主要材料,在电子信息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家鼓励国内企业,积极自主研发高纯电子级多晶硅量产技术,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发展方向。

为进一步提高公司高纯晶硅产品质量,提高高端晶硅产品市场占有率,永祥股份通过对电子级多晶硅制造工艺中的核心装备研发、高稳态还原电气系统研发、电子级多晶硅还原配套系统工艺开发、过程智能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开发、电子物料循环精馏提纯技术研究及装备开发等各方面进行研究,形成一条电子级多晶硅装置。

实际上,目前永祥的太阳能级生产已达到电子一级水平,最优指标与国标对比,已远远超过先进标准,并在各项质量指标上不断刷新全球最优水平。从永祥高纯晶硅产品与太阳能特级、电子一级、电子二级的指标对比情况看,在第一项指标碳浓度上,永祥高纯晶硅最优:<0.03ppma;在第二项指标基体金属杂质含量上,永祥高纯晶硅最优:<0.5(6元素);在第三项指标表面金属杂质含量上,永祥高纯晶硅最优:<0.4(8元素)。此外,永祥高纯晶硅在施主杂质浓度ppba、受主杂质浓度ppba、少数载流子寿命μs,95%以上均达到电子一级质量标准。

在新投运的5.1万吨高纯晶硅项目中,就有1千吨的产能是生产电子级多晶硅,该条新的电子级生产线在提纯技术上将有进一步提升。据永祥股份相关负责人介绍,电子级和太阳能级控制标准不同,涉及的元素个数也不同。这些质量指标数据均为近期永祥目前质量最优水平,各项质量指标还在不断刷新最优水平。高纯晶硅下游是拉棒、切片、电池片等环节,最终应用于光伏发电,毫无疑问,高质量的原料产品为下游创造了更多的空间和价值提升的可能性。“永祥90%以上的料都可以供 N 型,目前我们的硅料已通过隆基、晶科、宇泽等厂家N型单晶验证并批量供货。”永祥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相对于光伏产业所用太阳能级多晶硅99.9999%纯度,电子级多晶硅的纯度要求高达99.999999999%。纯度要求如此高的电子级多晶硅是集成电路行业的“基石”,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必须的战略原材料。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世界范围内能能够生产电子级多晶硅产品的只是极少数企业。并且关键性的技术主要掌握在德国、日本和美国为首的企业手中,可以说电子级多晶硅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

永祥新能源二期项目1千吨电子级多晶硅,工艺技术、产品品质将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代表着在中国企业在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上新的突围,在电子级多晶硅国产化上实现了巨大突破。在我国集成电路硅材料“受制于人”的背景下,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作为通威光伏产业链的上游,永祥股份自2007年进入多晶硅领域,经过十几年的技术沉淀和创新突破,其核心技术“永祥法”已经迭代升级到“第七代”,在提质降耗上做足文章,实现了安全环保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早在2008年,公司成立了技术中心,建立配套设施装备,并投资建立一条研究多晶硅生产副产物循环利用技术应用的试验线。2009年,通过四川省科技厅批准,正式成立“四川省硅材料副产物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致力于多晶硅生产技术及其副产物循环利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2015年,通过中心多年的研究,达到了多晶硅副产物100%回收利用,零污染,零排放的目标,获批将“四川省硅材料副产物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名为“四川省多晶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四川省惟一一家从事多晶硅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领多晶硅工艺技术发展。

与此同时,永祥股份20年来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研发和工艺创新,从源头上解决安全环保问题,已形成完整的化工与新能源结合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和物料能源自循环系统,实现了提质降耗、低碳发展,各项指标全球领先。

未来,随着我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电子级多晶硅生产企业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永祥股份将进一步推进我国电子级晶硅材料国产化进程,打响我国半导体硅材料的民族品牌,持续巩固我国高纯晶硅产业在全球的地位和竞争实力。

(关键字:光伏)

(责任编辑:01181)
每日聚焦
市场动态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有色产业频道: 基本金属 | 小金属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华商务网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340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091号中商联大厦 邮编:100124
客服热线:4009008281